新高收购年度近年量创秋粮
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(记者 王立彬)随着旺季收购全面结束,年度全国2023年度秋粮收购超2亿吨,秋粮创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的收购新高。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,量创截至4月30日,近年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2亿吨,新高创下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的年度新高,其中,秋粮玉米收购量达1.35亿吨,收购同比增加520万吨。量创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说,近年2023年度粮食购销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。新高秋粮上市至今年元旦前后,年度各类企业积极入市,秋粮收购进度一直快于上年同期;元旦前后至春节前后,收购购销双方观望情绪增强,收购进度有所放缓;春节后至旺季收购结束,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,加大收储力度,激发市场活力,农民售粮、企业收粮积极性显著提高,市场购销日趋活跃,收购量明显回升,玉米日均收购量从春节后初期的30万吨迅速增加,最高达到近120万吨,远高于历史同期水平。
秋粮主要包括中晚籼稻、粳稻、大豆和玉米,旺季收购期一般分别于1月底、2月底、3月底、4月底结束。秋粮收购占全年粮食收购量的四分之三,涉及品种多、范围广、数量大,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(记者 王立彬)当前全国夏粮生产形势较好,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基本就绪,预计收购量同比增加,各地仓容、资金准备充分。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15日在新闻通气会上说,据调度各地数据汇总,预计今年夏粮旺季收购量7000万吨左右,较去年略有增加,其中小麦6300万吨左右。各地预计小麦开秤价格大体在每斤1.25元至1.35元,早籼稻在1.3元至1.35元,高于小麦每斤1.18元、早籼稻1.27元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,大范围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。
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印发收购通知,对夏粮收购作出全面安排部署。各地围绕“有人收粮、有钱收粮、有仓收粮、有车运粮”等积极工作。河北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准备小麦仓容近8000万吨;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初步安排夏粮收购资金1100亿元。各地收购仓容充足,收购资金到位,为保障夏粮收购顺利开展打好基础。
(责任编辑:时尚)
-
东京电力公司4月24日在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会议上报告称,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底部的 “控制棒驱动机构” 部分脱落,压力容器底部可能已穿孔。驱动机构上附着了疑似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)的块 ...[详细]
-
ze: 14px; line-height: 28px;">经济日报北京4月27日讯记者熊丽)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3月份,受宏观经济运行向好、市场需求恢复带动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...[详细]
-
全网首档电商经营类竞技真人秀,《爆款来了》第二季探索新生态内容创新
全网首档电商经营类竞技真人秀,《爆款来了》第二季探索新生态内容创新2020-04-13 12:04:02 来源:大众娱乐网 责任编辑: lyz086 ...[详细]
-
《二郎神之怒天神将》4月10日上线优酷,陈浩民化身二郎神拯救苍生!
《二郎神之怒天神将》4月10日上线优酷,陈浩民化身二郎神拯救苍生!2020-04-06 19:03:13 来源:大众娱乐网 责任编辑: saisai ...[详细]
-
近日,欧洲最大海上风电物流运输港口丹麦埃斯比约港宣布,获得10亿美元融资用于扩建港口配套基础设施,以满足海上风电发展需求。全球海上风电开发热潮下,各国港口变得更加忙碌,为保障海上风电建设物流运输需求, ...[详细]
-
《二郎神之怒天神将》4月10日上线优酷,陈浩民化身二郎神拯救苍生!
《二郎神之怒天神将》4月10日上线优酷,陈浩民化身二郎神拯救苍生!2020-04-06 19:03:13 来源:大众娱乐网 责任编辑: saisai ...[详细]
-
全网首档电商经营类竞技真人秀,《爆款来了》第二季探索新生态内容创新
全网首档电商经营类竞技真人秀,《爆款来了》第二季探索新生态内容创新2020-04-13 12:04:02 来源:大众娱乐网 责任编辑: lyz086 ...[详细]
-
潘玮柏抖音直播首秀获邓紫棋baby力挺,DOULive“自由声长”热度爆表
潘玮柏抖音直播首秀获邓紫棋baby力挺,DOULive“自由声长”热度爆表2020-04-13 16:18:24 来源:大众娱乐网 责任编辑: lyz086 ...[详细]
-
9月26日电 俄罗斯常驻欧盟代理代表基里尔∙洛格维诺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,欧盟在不久的将来将无法完全放弃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,包括液化天然气。早些时候有报道称,在管道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后,欧洲开 ...[详细]
-
ze: 14px; line-height: 28px;">光明日报北京5月23日电记者张亚雄)23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2年)》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20 ...[详细]